图2是国家标准GB/T 16895.1-2008《低压电气装置 第1部分:范围、目的和基本原则方式》定义的TN-C接地系统。
图2中的左上方,是电力变压器的三相绕组,它们的公共点叫做中性点,我们看到中性点直接接地,使得中性点的电位为大地的零电位。这种做法用T表示。
正因为中性点直接接地,故从中性点引出的中性线N具有大地的零电位。也因此,这条中性线N用PEN来表示,它的准确名称是保护中性线,俗称就是零线。相应地,上方的三条相线被称为火线。
在国家标准中,把用电设备的保护线来自电网,用TN表示。而这条保护线既是中性线又具有大地的零电位,国家标准中把这种接地形式叫做TN-C接地系统。
我们再看图2右下侧,我们看到用电设备的外壳直接接零线。当人触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时,我们不会被电击。
这就是火线带电而零线不带电的原因。
TN-C接地系统好不好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因为零线一旦断裂,其后部因为三相不平衡原因会发生电位的零点漂移最高可达相电压,则人触摸到断裂点后部的电器,就会被电击。为此,国家标准GB/T 16895.1-2008又推出了一套系统,叫做TN-C-S接地系统,如下:
图3:国家标准中定义的TN-C-S接地系统
注意看图3,我们看到零线在入户前重复接地然后分开为中性线N和地线PE,用电电器的外壳直接接地线PE,而中性线N和三条相线(此时不叫做火线)一同进入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。如此一来,即使中性线断裂,或者前方的零线断裂,用电设备的外壳始终是大地的零电位。
在我们的日常中,单相交流电有相线L、中性线N和地线PE,直接使用火线和零线是非常稀罕的。我估计,题主可能把中性线N当成零线了吧。
我们再看下图:
图4:居家配电的TN-C-S接地系统
图4我用了不计其数次了。在这里,居家配电系统根本就没有零线,零线在户外电度表箱处,我们是接触不到的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